答案1
根据史书记载,在南宋以前,即十三世纪前,本地是荒山野地,没有人烟,亦未正名,直至蒙古族入侵中原,南宋濒淤覆亡,闽浙一带官兵纷纷避难南逃,部分人飘泊到此,寻找生活。公元1271年南宋度宗咸淳七年,蒙古定国号为元之后,元军南下大举攻宋,1276年南宋恭帝德佑二年,元军攻陷宋都临安(杭州),俘宋恭帝;1279年,元朝终于灭了南宋,在此战乱期间,正是国亡家破,南宋皇亲国戚、文武百官,争先乘船南撤逃亡。其中最大一批是张世杰率领宋军及民兵五十万人,船舶二千多艘,簇拥幼主端宗赵罡,几番周折,来到路环、氹仔一带海面,当晚遇狂风吹袭,御船翻沉,帝罡得病一卧不起,损失惨重,只好上岸栖居。及后元兵追至,宋军依仗澳门妈阁山及路环高地,水兵列阵十字门,同元军作生死大战,击退元军。
自此以后,澳门始稍有人烟,但由于地方细,耕地缺,物产少,立足生活繁衍后代并不容易。直至十六世纪中叶,即明世宗嘉靖年间,本地仍然是荒凉一片。人烟稀薄,只有舟船寄泊。